舞集《良渚》即将来沪,呈现温婉秀丽的江南风韵
发布时间:2023-07-28 01:18:32 来源:文汇网


【资料图】

5000年前,良渚人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坝,他们播种水稻、磨制玉器、修建水利、祭天礼地,留下人类文明的痕迹。良渚遗址的重大发现,点亮了中华文明之光,这束光也照亮了一方舞台。8月11日、12日,浙演·浙江歌舞剧院携舞集《良渚》亮相上音歌剧院。

舞集《良渚》以再现“华夏文明之源起”为愿景,由“序——源起”“谷物——见证”“基石——印记”“黑陶——智慧”“玉琮——沟通”“符号——传承”6个篇章构成,通过舞蹈肢体语言与多媒体数字构建,将谷物、水利、玉琮、黑陶、基石以及象形符号等一系列意象贯穿整场,带着观众了解和感受良渚文化。

“用舞蹈的语言表现‘良渚’是最合适的,也是最难呈现的。”总导演黄亦川说,舞蹈的美学价值在于它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,以及透过舞蹈动作肢体语言的演绎,它所展现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亦可以被视作一本诗集、散文集或画集。充满诗意的舞集《良渚》应运而生,“每个人眼睛里看到的良渚可能都是不一样的。我想用舞蹈来表现每一个所见的文物,用最原初的方式表达我记忆里最深切的感受。”

创作初期,主创团队数度前往良渚博物院进行了大量采风调研,去反复观看珍贵的出土文物,邀请良渚考古学家们进行了多次座谈。“由于没有文字记载,考古学家是通过考古发掘的各种遗迹和出土文物,经过多年努力才逐渐解读出5000年前良渚的面貌。”黄亦川意识到,不能用虚构的故事来呈现良渚,因为“好不容易才实证了良渚文明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。如果为了创作而虚构一个故事,那其实是一个悖论。”为尽最大程度准确地表达良渚,作品选择以独特的舞集形式呈现。

良渚出土的陶器上的文字刻符号、巨大木材、麻织品碎片、建筑里的“草裹泥”等都成为了构筑舞台视觉的灵感元素。在舞美设计上,舞集《良渚》围绕“共命运、同守护”的情境定位,将山水美景、乐歌表演与鲜明的视觉图像、夸张的造型服饰相结合,造就时空幻化,将人、影、物叠化呈现。在音乐表达上,旋律与音效的多层布局,远近交替,时行时止,将来自远古时代的气息层层铺开,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。

舞集《良渚》描绘了江南温婉秀丽的古典风韵之美,以文化人,以艺通心。黄亦川希望舞集《良渚》能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索引,吸引更多的人去探索包括良渚在内的中华文化和历史。

作者:宣晶

编辑:姜方

责任编辑:李婷
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标签: